蝉鸣声响,暑假将至。为确保同学们度过一个安全、愉快、文明、祥和的假期,特作出温馨提示:
一、放假时间:2025年7月8日--2025年8月31日放假,9月1日、2日学生返校,2日上晚自习,9月3日正常上课。请同学们记住开学时间,提前做好返校准备。确因特殊情况无法按时离校返校的,向所在系办理请假手续。
二、提高防范意识,做好安全防护
(一)离校安全。离校返乡的同学要将笔记本电脑等贵重物品带回或集中寄存。离校前要记得携带银行卡、身份证、学生证等证件。整理好寝室内务,带走生活垃圾。切断电源、锁门关窗,防止被盗事件和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行程安全。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车票、机票,不与陌生人搭便车,不坐“黑车”、超载和非法运营车辆。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等贵重物品,保护好个人财产。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逆行。要保持手机电量充足,确保通讯不断联,让家长和老师知道你所在的地方,避免因通讯不畅造成安全隐患。到家后要及时向辅导员报平安。
(三)居家安全。1.防溺水安全。远离危险水域,牢记防溺水“六不一会四知”:即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学会基本的自护、自救和报警方法。离家外出时要主动向家长告知去向、同伴、归时、内容。2.自然灾害防范应对。极端天气及自然灾害需掌握科学逃生方法。暴雨天气减少外出,远离低洼地带、广告牌、电线杆;如遇积水路段,切勿强行涉水,注意观察井盖是否缺失。地震发生时,若在室内迅速躲到坚固桌下,护住头部;若在户外则远离建筑物、玻璃幕墙及高压线。震后通过应急广播或手机短信获取救援信息,避免返回危险区域。家庭或宿舍可准备包含手电筒、急救药品、瓶装水的应急包,并定期检查保质期。3.交通安全。暑假期间出行需求增多,同学们需强化安全意识。选择公共交通时,优先通过正规平台预约网约车,上车前核对车牌信息并分享行程给亲友;骑行共享单车或电动车时务必佩戴头盔,遵守交通规则,不载人、不逆行,避免边骑车边使用手机。长途旅行时选择正规客运车辆,拒绝乘坐“黑车”。若前往陌生地区,提前规划路线并告知同伴,避免单独行动。4.防诈骗。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需提高警惕。警惕“刷单返利”“校园贷注销”“冒充客服退款”等套路,不轻信陌生链接、二维码或中奖信息。保护个人隐私,不在社交平台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学号等敏感信息,谨慎参与“兼职刷单”“网络投资”等活动。遇到要求转账的电话或信息时,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发现被骗后立即报警并保留证据。5.饮食安全。饮食卫生直接影响健康,需严格把关。外卖选择评分高、证照齐全的商家,收到后检查包装是否完好,避免食用生冷海鲜、未彻底加热的剩菜。聚餐时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用来源不明的野生菌类或未煮熟的豆类,预防食物中毒。夏季高温下避免大量饮用冰镇饮料,适度控制高糖、高脂食品摄入,保持规律饮食。若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立即就医并保留样本。6.消防安全。居家时注意用电、用气安全,熟悉家电正确使用方法,离开住家前应关闭电器,拔下电源插头。谨慎使用燃气,防范燃气泄漏。7.防欺凌与暴力防范。构建和谐社交环境需共同维护。尊重他人,避免因语言冲突、网络言论引发矛盾,遇到纠纷时通过沟通或向老师、辅导员求助解决。拒绝参与任何形式的校园欺凌行为(如孤立、造谣、肢体冲突),发现他人受欺凌时及时报告学校保卫处或警方。外出聚会时注意自我保护,避免过量饮酒或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饮品,拒绝参与非法活动。若遭遇暴力威胁,优先脱离危险环境并报警。
三、科学规划假期生活
(一)遵纪守法,争做合格公民。崇尚科学,抵制邪教,不参加封建迷信和传销、传教等非法活动,自觉抵制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行为。
(二)服务社会,参加社会实践。开展实践活动时应当遵循学校实践活动的要求,注意安全,在结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力求做出成果、收获经验。
(三)勤于沟通,促进家庭和谐。加强与亲人的沟通,增进与父母的感情。
快乐同行,安全伴行,祝同学们假期愉快!
学生工作部 安全工作处
202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