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活动圆满结束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7月21日至27日,思政部以“思政铸魂-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战精神”为主题组织13位教师赴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吉林大学),与西北民族大学、徐州医科大学的思政课教师组成研修班,在长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地集中开展2025年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活动。


本次研修提倡勤俭节约、简化流程,没有举行开班仪式。 7月22日上午,学员们来到吉林大学历史名人馆、长春市规划展览馆进行实践研修活动。吉林大学历史名人馆空间布局合理,陈列布展内容丰富,记录展示了林枫、饶斌、江一真、李四光、陈先舟、任抟九等64位拓业先贤,以国家需要为己任,放弃优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一路向北,来到条件艰苦的长春,投身于吉林大学的建设,为吉林大学事业发展夯基垒台、架梁立柱的卓越功绩。长春市规划展览馆的四个部分、22个展区,在讲解员的娓娓道来中,汽车之城、轨道客车之城、电影之都、雕塑名城、科教之城的长春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在学员面前。

7月22日下午,全体学员赴空军航空大学东北老航校展区参观研学。丰富的史料、多样的模型、详细的讲解,给研修班学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实践课,让大家深入了解到了我国航空航天事业艰辛的创业史、创新史和发展史,也充分感受体悟到了烛照至今的“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勇于献身、开拓进取”东北老航校精神内涵和历史底蕴,同时也增强了每位学员自身的国防意识、更加坚定了爱国主义理想信念。


7月23日,学员们走进中国一汽红旗繁荣工厂(自动化生产车间),近距离参观全国产化智能汽车生产制造的全过程,深刻感受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一汽并发表重要讲话以来的发展与变化,亲身体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东北大地生动实践成果,深刻领略“新质创领 智造旗技”在中国一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写照。

7月24日上午,研修班来到中共珲春县委诞生地,也是东满最早成立游击队、建立根据地的地区之一——大荒沟党史教育基地。学员们怀着对革命烈士的无限敬意参观了珲春党史展览馆,通过认真聆听讲解,仔细观看陈列的展品,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重温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北各族人民团结艰苦抗战的革命斗争历史,追寻着中国共产党人在祖国边境的奋斗足迹,深刻感受新中国在党的领导下实现的沧桑巨变,透过一个个历史瞬间画面,共同追忆峥嵘岁月,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更加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决心。

坚守基地40多年的老村支书刘国信带领学员们在珲春十三烈士陵园纪念碑前举行缅怀悼念仪式,学员代表向革命先烈敬献鲜花,缅怀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举。全体党员教师庄严地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随后,全体学员重走抗联路。

7月25日上午,研修班来到中俄珲春陆路口岸和跨境电商产业园开展教学,实地了解珲春作为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和国际商埠的重要意义。学员们站在中国界碑前,深刻感悟珲春立足助力东北振兴,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探索向海图强的高质量发展生动实践。

下午,学员们来到吴大澂收复国土纪念馆,了解吴大澂临危受命、两赴边疆,与其他爱国将领整顿边防、收复国土、设立界牌、添立铜柱、争取图们江出海权的感人事迹,感悟吴大澂等爱国将领为捍卫神圣国土和民族尊严、守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作出的重大历史贡献。通过学习,学员们进一步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以更加饱满热情将所学应用于思政课教学。
随后,学员们来到防川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站在龙虎阁认真听取爱国将领吴大澂为国家和民族利益奋力抗争的感人事迹,进一步坚定了学员们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的信念,提升了爱国、爱党情怀,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

7月26日清晨,研修班开展“我向世界升国旗”仪式。当庄严的国旗在祖国的边防线上升起的那一刻,学员们都庄严肃穆,面向国旗行注目礼,祝福祖国繁荣富强。下午,研修班来到延吉太兴红色小镇,通过参观中共东满特委红色历史展陈,学员们看文物、观影像、明史实、访旧址,在一句句感人的生动讲解中感悟思想伟力,在一件件珍贵的历史展品中追忆峥嵘岁月,触摸历史温度,寻访当年红色印记。
本次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依托吉林省地域特点,聚焦抗联精神、新质生产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东北振兴与‘一带一路’等独特资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和弘扬抗战精神为研学核心内容,以筑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根基,旨在强化全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和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下一步,全体思政课教师将认真总结本次实践研修的学习成果,将所学所思所得转化为上好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案例,为不断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育情怀、攒素材、树信心。